close
發展遲緩幼兒簡易團體遊戲
南海特幼教師 林儀婷
對於幼兒來說,遊戲為其日常生活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經是無庸置疑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或是教學現場,也越來越確信,對發展遲緩或是身心障礙的幼兒來說,學習更應該透過有趣、能夠實際體驗的方式進行,依據筆者本身的研究與教學經驗,不同領域的教學,所需應用的遊戲方式,不盡相同,以六大領域作劃分,語言、認知、精細動作等基本能力的提昇,需要藉由大量一對一的遊戲方式作為基礎,讓幼兒能建立起基本能力,以利日後進入團體能有更好的能力發展與應用,粗大動作的發展,則可以透過簡易的體能活動提升,生活自理的部分除了在實際情境的練習外,透過一對一的象徵遊戲練習,也會讓幼兒覺得很有趣,並且願意重複練習,社會情緒的提升,筆者認為除了一對一的遊戲之外,小團體的遊戲形式,也是能提升特殊幼兒社會互動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特幼班的教學中發現,即使是各類別的身心障礙幼兒或是發展遲緩的幼兒,透過簡單的規則遊戲,皆可以達到提升語言、認知與社會互動能力的目標來,例如:輪流等待、遊戲規則的理解、相互合作的能力,甚至是建立起友誼的途徑,尤其以自閉症幼兒,其本身社會互動即為弱勢能力,在進行遊戲的成效更為顯著,在設計相關遊戲內容時,筆者整理出下列數個原則:
一、 規則簡易,常見的遊戲皆可以使用,但規則需依孩子能力作調整,建議規則的訂定,需要由淺入深,慢慢增加;
二、 示範,由成人示範或是由能力較好的同儕先行示範,或是使用錄影檔案示範;
三、 提供清楚的視覺提示,可以使用簡單的簡報或是圖片呈現遊戲規則,或是在遊戲當中給予孩子提醒;
四、 搭配節奏清楚的音樂,可以使用孩子熟悉的兒歌或是奧福音樂,使用節奏清楚的音樂,可以幫助自閉症幼兒更能融入遊戲;
五、 藉助器材協助,如娃娃、球等,幫助特殊幼兒更能掌握遊戲節奏,除了可以讓自閉症幼兒清楚規則外,其實,也可以讓自閉症幼兒跟同儕透過器材的運用製造更多互動機會;
六、 營造熱烈的遊戲氣氛,遊戲氣氛熱烈,可以增加自閉症幼兒的參與度;
七、 讓遊戲成為每日例行性活動的一部份,遊戲可以融入幼稚園各個活動時間中,而不侷限獨立進行的時間;
依據以上的原則,筆者以數個在教學現場常用,並且幾個不限人數的小遊戲僅供參考:
(一)抓尾巴
可以培養幼兒與同儕的默契,與他人動作的調控以及自己動作的協調。
使用長條報紙或是絲巾,繫在幼兒的褲子上,建議不綁太緊,鬆脫也可以製造遊戲當中的樂趣,將孩子圍成圈圈,依孩子活動能力決定圈圈的大小以及是否坐在椅子上,選出一人繫上尾巴,另一人則為追逐者,圍繞著圈圈抓尾巴;當熟悉遊戲規則後,可以每一位幼兒都裝上尾巴,一方面小心別人抓自己的尾巴,一方面要抓別人的尾巴。此遊戲可以進階為貓抓老鼠、鬼抓人等遊戲。
(二)丟娃娃
可以培養幼兒觀察以及在遊戲當中的專注使用孩子喜歡的娃娃當作信物,大小或重量依孩子的能力而定。將孩子圍成圈圈或是直線都可,可以加入兒歌或是讓孩子自己唱,當音樂停止時,讓孩子選擇一個人的背後放下娃娃,然後輪流。
(三)聽音樂傳球
將幼兒圍坐成圈圈,若有需要可以坐在椅子上,使用觸覺球,讓幼兒聽音樂傳球,音樂停時,請拿到球的幼兒起立,並且做連續動作模仿或是其他指令,此活動可以加入認知、模仿的元素,對於自閉症幼兒來說,能夠將較弱勢的動作模仿加入其中,或是讓他們跟每個伙伴握握手,增加互動的機會。
(四)搶椅子
將幼兒圍坐成圈圈,需使用小椅子或是一人一張軟墊,並請幼兒站立圍在圈外,使用簡單的兒歌或音樂,當音樂想起時,圍著圈圈散步,音樂停止時,搶一張椅子(墊子)坐或站,此遊戲可以讓常常不願意換位子的自閉症幼兒接受換椅子,也可以增加其玩遊戲的彈性。
(五)足壘球
運用四張軟墊,分別像棒球壘包排列,請幼兒在本壘排隊,由一人擔任投手,建議一開始時,由老師擔任投手一職,幼兒需站在本壘的軟墊上踢滾地球,並且需依序跑向壘包,建議使用簡單圖片或是箭頭指示,幫助遊戲進行,此活動自閉症幼兒需要觀察他人的動作,再進一步控制自己的行為,也可以在熟悉後加深遊戲規則。
(六)簡易紅綠燈
運用簡單的紅綠扇子或紙卡作為提示,請幼兒先圍成圈圈,拿紙卡的人站在中央,請幼兒觀察燈號的變化,綠燈可以走,紅燈則要停下,此活動可以延伸不同類型,例如:可以改成直線跑,持扇子的人站在前方,並可以延伸為一二三木頭人等活動,藉由視覺的提示讓特殊幼兒更清楚遊戲的規則。
透過簡單的小遊戲的調整,發展遲緩或是身心障礙的幼兒,對於遊戲的參與度皆很高,在視覺、音樂或是器材的輔助下,特殊幼兒對於遊戲規則的掌握也都更加清楚,不僅是在特幼班的團體活動中可以進行,筆者更嘗試在融合的情境中執行相關活動,由於普通同儕可以提供的遊戲氣氛更熱切,對於遊戲的參與度也可以提供特殊幼兒示範,因此,對於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之間的友誼建立,更是遊戲最佳的收益。
南海特幼教師 林儀婷
對於幼兒來說,遊戲為其日常生活主要的學習方式,已經是無庸置疑的,然而,近年來的研究或是教學現場,也越來越確信,對發展遲緩或是身心障礙的幼兒來說,學習更應該透過有趣、能夠實際體驗的方式進行,依據筆者本身的研究與教學經驗,不同領域的教學,所需應用的遊戲方式,不盡相同,以六大領域作劃分,語言、認知、精細動作等基本能力的提昇,需要藉由大量一對一的遊戲方式作為基礎,讓幼兒能建立起基本能力,以利日後進入團體能有更好的能力發展與應用,粗大動作的發展,則可以透過簡易的體能活動提升,生活自理的部分除了在實際情境的練習外,透過一對一的象徵遊戲練習,也會讓幼兒覺得很有趣,並且願意重複練習,社會情緒的提升,筆者認為除了一對一的遊戲之外,小團體的遊戲形式,也是能提升特殊幼兒社會互動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特幼班的教學中發現,即使是各類別的身心障礙幼兒或是發展遲緩的幼兒,透過簡單的規則遊戲,皆可以達到提升語言、認知與社會互動能力的目標來,例如:輪流等待、遊戲規則的理解、相互合作的能力,甚至是建立起友誼的途徑,尤其以自閉症幼兒,其本身社會互動即為弱勢能力,在進行遊戲的成效更為顯著,在設計相關遊戲內容時,筆者整理出下列數個原則:
一、 規則簡易,常見的遊戲皆可以使用,但規則需依孩子能力作調整,建議規則的訂定,需要由淺入深,慢慢增加;
二、 示範,由成人示範或是由能力較好的同儕先行示範,或是使用錄影檔案示範;
三、 提供清楚的視覺提示,可以使用簡單的簡報或是圖片呈現遊戲規則,或是在遊戲當中給予孩子提醒;
四、 搭配節奏清楚的音樂,可以使用孩子熟悉的兒歌或是奧福音樂,使用節奏清楚的音樂,可以幫助自閉症幼兒更能融入遊戲;
五、 藉助器材協助,如娃娃、球等,幫助特殊幼兒更能掌握遊戲節奏,除了可以讓自閉症幼兒清楚規則外,其實,也可以讓自閉症幼兒跟同儕透過器材的運用製造更多互動機會;
六、 營造熱烈的遊戲氣氛,遊戲氣氛熱烈,可以增加自閉症幼兒的參與度;
七、 讓遊戲成為每日例行性活動的一部份,遊戲可以融入幼稚園各個活動時間中,而不侷限獨立進行的時間;
依據以上的原則,筆者以數個在教學現場常用,並且幾個不限人數的小遊戲僅供參考:
(一)抓尾巴
可以培養幼兒與同儕的默契,與他人動作的調控以及自己動作的協調。
使用長條報紙或是絲巾,繫在幼兒的褲子上,建議不綁太緊,鬆脫也可以製造遊戲當中的樂趣,將孩子圍成圈圈,依孩子活動能力決定圈圈的大小以及是否坐在椅子上,選出一人繫上尾巴,另一人則為追逐者,圍繞著圈圈抓尾巴;當熟悉遊戲規則後,可以每一位幼兒都裝上尾巴,一方面小心別人抓自己的尾巴,一方面要抓別人的尾巴。此遊戲可以進階為貓抓老鼠、鬼抓人等遊戲。
(二)丟娃娃
可以培養幼兒觀察以及在遊戲當中的專注使用孩子喜歡的娃娃當作信物,大小或重量依孩子的能力而定。將孩子圍成圈圈或是直線都可,可以加入兒歌或是讓孩子自己唱,當音樂停止時,讓孩子選擇一個人的背後放下娃娃,然後輪流。
(三)聽音樂傳球
將幼兒圍坐成圈圈,若有需要可以坐在椅子上,使用觸覺球,讓幼兒聽音樂傳球,音樂停時,請拿到球的幼兒起立,並且做連續動作模仿或是其他指令,此活動可以加入認知、模仿的元素,對於自閉症幼兒來說,能夠將較弱勢的動作模仿加入其中,或是讓他們跟每個伙伴握握手,增加互動的機會。
(四)搶椅子
將幼兒圍坐成圈圈,需使用小椅子或是一人一張軟墊,並請幼兒站立圍在圈外,使用簡單的兒歌或音樂,當音樂想起時,圍著圈圈散步,音樂停止時,搶一張椅子(墊子)坐或站,此遊戲可以讓常常不願意換位子的自閉症幼兒接受換椅子,也可以增加其玩遊戲的彈性。
(五)足壘球
運用四張軟墊,分別像棒球壘包排列,請幼兒在本壘排隊,由一人擔任投手,建議一開始時,由老師擔任投手一職,幼兒需站在本壘的軟墊上踢滾地球,並且需依序跑向壘包,建議使用簡單圖片或是箭頭指示,幫助遊戲進行,此活動自閉症幼兒需要觀察他人的動作,再進一步控制自己的行為,也可以在熟悉後加深遊戲規則。
(六)簡易紅綠燈
運用簡單的紅綠扇子或紙卡作為提示,請幼兒先圍成圈圈,拿紙卡的人站在中央,請幼兒觀察燈號的變化,綠燈可以走,紅燈則要停下,此活動可以延伸不同類型,例如:可以改成直線跑,持扇子的人站在前方,並可以延伸為一二三木頭人等活動,藉由視覺的提示讓特殊幼兒更清楚遊戲的規則。
透過簡單的小遊戲的調整,發展遲緩或是身心障礙的幼兒,對於遊戲的參與度皆很高,在視覺、音樂或是器材的輔助下,特殊幼兒對於遊戲規則的掌握也都更加清楚,不僅是在特幼班的團體活動中可以進行,筆者更嘗試在融合的情境中執行相關活動,由於普通同儕可以提供的遊戲氣氛更熱切,對於遊戲的參與度也可以提供特殊幼兒示範,因此,對於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之間的友誼建立,更是遊戲最佳的收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