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跟我這樣做───好的示範是成功的一半
台北市南海實驗幼稚園林儀婷
延續上一篇的『我們是一國的』,我們談到有趣的模仿後,這一次我們要來談模仿需要的另外一個元件:示範!
談到『示範』教學,我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同儕的示範』,這也是很多老師、家長,致力於融合教育的最大動力之一,希望孩子們可以透過同儕的示範,讓孩子們學習到『正確的行為』,當然,不論是社交技巧、語言溝通、生活自理、認知學習,乃至情緒表達等等,都需要有明確且清晰的示範!但是,在談如何做示範前,其實有另一方面的思考,想在這裡與各位分享。
常聽到有些孩子上學或到了某處上課後,學會了一些『不良行為』、『不好聽的話』等等,心急的家長,該如何處理呢?制止孩子?不在情境當中,孩子也很難被改變;那麼改變療育地點?好的療育真的很難排上,貿然中止會不會有點可惜?那請同儕改變?這又更是難上加難!
當我聽到這一類抱怨時,常常會想起自己班上的孩子們,想著我的寶貝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也會是別人眼中的『壞示範』?不過,這樣的念頭持續不久,因為,我其實會為那位模仿的孩子感到開心!為什麼呢?因為,當孩子開始模仿周圍的『不良行為』,表示他1.開始注意周遭環境;2.具有模仿的能力;3.準備好要挑戰更上一層樓的能力。這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嗎?在開始大量模仿他人行為之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要幫孩子去蕪存菁,減少較不適當的,留下『適當的行為』,或是可接受的行為,孩子的能力就又提升了一些!
當然,我們會擔心孩子學習壞的多於好的,此時,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會對這樣的行為感興趣?所謂的『不良行為』,往往具有『誇張』、『富刺激性』、『可以得到回應』等等的特性,例如:尖叫可以引起周圍人很大的反應,大人小孩都會有強烈的反應,對孩子來說,大聲尖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當孩子觀察到同儕尖叫可以『得到好處』或是『樂趣』時,這麼好康的事怎麼可以不做呢?
因此,遇到上述狀況時,配合孩子的能力與所處的情境,可以有很多處理方式,例如:運用視覺提示或同儕示範教導孩子正確吸引大家注意的方式,像是聽到同儕尖叫時,我可以舉手、拍拍老師、叫老師等等;配合處理尖叫同學的行為外,加上可以請孩子們一起安撫他,或是讓能力較好的孩子試著想想怎麼做比較好,也可以透過老師的角色扮演,讓孩子們有更多的『正向示範』可以取代較不佳的行為等等。試著去正向處理孩子這一類的模仿行為,往往可以看到孩子能力有更進一步的表現,也可以學到更多喔!
談完了『負向的示範』,我們要談到正向示範的幾個做法,首先,要瞭解到『示範行為』其實是無所不在的,只要在孩子身處環境出現的,都是一個好的『示範』契機,別小看了發展遲緩孩子們的觀察力,他們其實無時無刻在學習著。例如:當我們希望孩子們能有良好的社交互動時,可以在每天送孩子上學時,示範主動與老師、同學打招呼,示範時,儘量在孩子的正面,說話速度稍微放慢,確保孩子可以看到,並且提供延宕的提示,讓孩子可以有機會表現!或是示範玩玩具時,也請與孩子坐同一側或是面對面,高度儘量與孩子的視線同高,讓孩子可以一目了然,而不會抓不到該學習的重點。希望孩子可以跟著模仿律動的動作前,可先將模仿動作分為幾個步驟,並且可以先做簡單的動作模仿遊戲,可以配合唱頌兒歌,一次作一個動作,確定孩子有完整看到動作,並且模仿完畢,才在進行下一個示範;如果是連續動作的模仿,建議動作與動作變化要明顯,每一個動作的聯結點可以配合一些聲音或是停頓,方面孩子清楚觀察,避免混淆!
最後,我們在歸納一下示範時的幾個要點,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試試看,希望可以有不同的收穫喔!
1. 示範動作或玩法的位置應與孩子的視線同高;
2. 示範口語或是表情時,請放慢速度,注意清晰度;
3. 示範時,請一次一個重點,避免過多的線索混淆孩子的視聽;
4. 把握自然情境的示範機會;
5. 每一個孩子可以互動的對象,都是最佳示範者。
留言列表